Z50C15中碳馬氏體不銹鋼憑借15%鉻含量和精準的碳配比,淬火后硬度可達HRC 50-58,平衡耐磨性與適度耐腐蝕性,成為刀具、機械零件的理想選擇。
Z50C15(法國牌號,對應中國牌號未直接標注)是一種中碳馬氏體不銹鋼,以高鉻(Cr)含量為核心特征,專為兼顧硬度、耐磨性與適度耐腐蝕性設計。其命名遵循法國標準NF A 35-573-1990(后由EN 10088-2取代),其中“Z50"表示碳含量約0.50%,“C15"指鉻含量約15%。該材料通過淬火-回火熱處理可獲得高硬度和良好綜合性能,廣泛應用于刀具、機械零件及耐磨部件。
2. 化學成分與合金設計
關鍵元素配比:
碳(C, 0.45–0.55%):形成碳化物(如Cr?C?),提升硬度和耐磨性,但需控制含量以平衡韌性。
鉻(Cr, 14.5–15.5%):提供基礎耐蝕性,形成鈍化膜抵抗氧化與弱腐蝕介質。
鉬(Mo, 0.1–0.2%)與釩(V, 0.1–0.2%):細化晶粒,增強高溫強度及抗回火軟化能力。
雜質控制:
硅(Si)≤0.75%、錳(Mn)≤1.0%,磷(P)≤0.040%、硫(S)≤0.015%——減少偏析與熱脆性風險,確保加工穩定性。
3. 核心性能特點
高硬度與耐磨性:
淬火后硬度可達HRC 50–58,抗拉強度≥750 MPa,顯著優于普通奧氏體不銹鋼(如304)。
高碳鉻碳化物骨架有效抵抗磨粒磨損,適用于高應力摩擦場景(如刀具刃口)。
適度耐腐蝕性:
在常溫大氣、水蒸氣及弱酸環境中表現穩定,但遜于高鉻鎳奧氏體鋼(如316L),不適用于強酸或海洋環境。
熱處理響應性:
淬透性優異,油冷或空冷即可實現全截面硬化;回火溫度靈活(200–300℃),可調整硬度與韌性平衡。
物理特性:
密度7.85 g/cm3,導熱系數15 W/m·K(20℃),熱膨脹系數11.5×10??/K(20–100℃),適合熱循環工況。
4. 典型應用領域
刀具與刃具制造:
廚房刀具、外科手術刀——利用高硬度保持鋒利刃口,拋光后表面光潔度高。
工業切割工具(如裁紙刀、木工刀)——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。
機械與汽車零部件:
軸承、齒輪、軸套——承受中高載荷摩擦,熱處理后疲勞強度提升。
泵閥零件、緊固件——適應輕度腐蝕與磨損并存的工況。
特種工業部件:
模具鑲塊、紡織機械導輪——兼顧尺寸穩定性與表面耐磨需求。